(852)6109 4229 nomorecancerhk@gmail.com

主流西醫的抗癌治療策略

主流西醫的抗癌治療策略

基本上,癌症治療策略的擬定是由參與診斷過程的所有醫師,經過審慎的專業判斷與數據的分析,集思廣益,達成共識後。

然後,根據團隊所擬定的治療指引,提出治療方法的建議,再由病人參與共同擬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策略。

癌症治療策略的標準程序

首先,醫師需要收集有關病人的基本資料,包括詳細的病情發展史、症狀的表現及其對病人所造成的衝擊、病人的生活型態及家族史等,然後進行全身檢查。

醫師會根據上述資訊與經驗,形成幾個可能的診斷。接著,再開立必要的影像與檢驗室的檢查,來驗證醫師初步的推測。

這時,醫師可能還要研讀文獻,來回答自己的疑問或澄清一些不確定處。但是,在開始擬定治療策略前,絕對不能忽略病理切片,以確定是癌症的最後一道程序。

主流西醫的抗癌標準流程

病理切片確定癌症的診斷後,醫療團隊就要根據癌症的類別與期別,參考最新的治療指引,為病人擬定治療策略。

最後,考量病人的性格、住家遠近、家族照顧、教育、文化與經濟背景、宗教信仰、人生觀、價值觀等因素,選擇在適當的時機,以病人能了解的語言,提出治療方法的建議。

由於罹患癌症人數年年急速成長,因此主流西醫已經有一套相當完整的癌症治療步驟,而所採取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腫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等等。

一旦患者被宣佈罹癌,醫師會儘快確定患者的癌症期數(這很重要),然後與相關科别的醫師開會討論患者病情,包括腫瘤外科(負責手術)、血液腫瘤內科(負責化療)、放射腫瘤專科(負責放射治療)、放射診斷科(負責影像學判斷)、病理科(負責病理組織判讀)、營養科(負責患者營養)、癌症個案管理師(負責患者排檢、追蹤、衛教)等等。

待大家獲得一致的結論後,就會提出治療建議,如果病人的情況出現變化或是治療出現任何併發症,整個癌症醫療團隊就會在下一次會議中提出來討論。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除了淋巴癌、血癌及骨髓瘤以外,大多數癌症患者所要面對的第1個重點主流療法,就是手術切除腫瘤。如果醫師發現癌症有鄰近的淋巴轉移現象時,就會進一步切除淋巴結。

由於手術的意外相當多,因此建議最好在手術前就和外科醫師做完整的溝通。

* 手術治療前的問題清單包括:術的成功機率是多少?

* 萬一手術失敗的話,醫師的救援方式為何?

* 有哪些可能立即出現的併發症,而延遲出現的後遺症又有哪些?

* 手術會破壞外觀嗎?程度多大?會影響器官功能嗎?

* 需要一併切除鄰近淋巴組織嗎?

* 是否有最新的手術方法來減輕創傷?可以切除得乾淨嗎?

* 手術前需先做化療標靶治療或是放射治療以縮減腫瘤體積,以利手術切除嗎?

主流西醫的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

化學療法簡稱為「化療」,其原理是利用癌細胞分裂速度比正常細胞快的特性,注射或口服具有毒殺癌細胞作用的藥物。

理想的化療藥物能抑制,甚至殺死癌細胞,但問題是這些毒殺癌細胞的藥物並無法分辨正常細胞或是癌細胞,因此一旦開始化療,我們體內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波及,並產生許多讓人聞之色變的副作用(請閱讀"如何克服化學及放射治療的後遺症?")

化療使用時機分成手術前、手術後及合併放射治療等,但採用化療與放射療法合併使用時,對人體的副作用會更大、更嚴重,如果患者的體力不好、營養不足,有可能就撑不過去。

雖然大部分化療後的副作用在停藥後只需數週至數月便可恢復,但如果是因為化療過程產生的自由基對心臟細胞的傷害,可能就會產生無法回復的心臟病變了。

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簡稱「放療」,亦稱為「電療」,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電療」與「電」全無關係。其實,「放療」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例如X射線,來破壞癌細胞內的細胞核,使其DNA斷裂,進而促成癌細胞凋亡。

由於放療機器種類不同,因此也就創造出電腦刀、銳利刀、螺旋刀、光子刀等許多新名詞,但這些都屬於放射線治療。由於技術的更新,現今的放療可以用多達上千個不同角度的立體定位照射,因此療程可以縮減到15次。

通常放射線治療並不會產生疼痛感,比較麻煩的反而是放射線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請閱讀"如何克服化學及放射治療的後遺症?"),例如白血球數目降低、皮膚紅疹、毛髮脫落等。

雖然大多數的副作用都會隨著療程結束後慢慢恢復,但不能忽略的是在數月甚至數年後陸續出現的長期後遺症,尤其是頭頸癌患者。

因此,建議即將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癌症患者,必須與放射腫瘤科醫師進行詳細的瞭解,因為最困擾的後遺症是治療後才出現的。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英文是 Target Therapy,這裡的「Target」有目標、靶心的意思。

換句話說,這類藥物能直接針對癌細胞,不太會影響到正常細胞以及造血細胞,因此對正常細胞造成較輕的傷害。

例如可使用在肺癌、肝癌、大腸癌的標靶藥物,便可抑制癌細胞的血管新生,達到阻斷癌細胞養分的通路,理想目標是「餓死癌細胞」。                      

然而,標靶藥物只對很小部分患者有效。此外,癌細胞進化很快,所以很容易出現抗藥性,導致癌症復發率很高。它的價格非常昴貴,常常是天價,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醫師如何決定抗癌治療策略? 

醫師如何決定抗癌治療策略? 

首先,醫師一開始要衡量勝算,如果有辦法完全消滅癌細胞,就應準備打一場使敵人全軍覆没的殲滅戰。 

決定要打全面殲滅癌細胞的戰略,通常是癌症早期的患者,所以會先用局部治療,比如放射治療、開刀等區域戰略,把癌細胞的大本營整個剷除之後,再以化學治療處理可能跑得比較遠的癌細胞,目的就是治癒,以後不會再受到癌症的威脅。 

倘若無法完全消滅癌症這個疾病,例如晚期癌症,則考慮打一場防守戰或是撤退戰。這即是說,要想辦法與癌症共存,並要維持病人每天生活規律,以保持身體功能。只要控制得好,就可以帶著病繼續正常生活。 

當病人已經做完治療後,經過一段時間,腫瘤卻在身體其他部位復發,不論是局部復發或遠端復發,經仔細評估,有時可以再打一次殲滅戰。

癌症病人應了解最新的治療方法

顯然,什麼是最有效的治療是一種專業的判斷,所以病人其實很難分辨。雖然我們期待所有醫師都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也都會把病人的權益放在自己的利益與方便之前。 

但是,在現實世界,醫師或醫療團隊的專業與倫理水準不盡相同。所以,在資訊搜尋便捷的今天,病人最好在決定接受治療前,自己上網至國際著名癌症醫療機構的網站。

其中包括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英國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UK)、德州安德遜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或美國癌症醫療網(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等,去了解一下最新的治療方法。如此,就可幫助癌症病人做較為客觀而明智的抉擇。

內容摘要: 主流西醫的抗癌治療策略

內容摘要:

主流西醫的抗癌治療策略

* 主流西醫已經有一套相當完整的癌症治療步驟。

* 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腫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等等。

* 由於手術的意外相當多,建議最好在手術前就和外科醫師做完整的溝通。

* 化療的原理是透過藥物來毒殺癌細胞,並會帶來多種副用。

* 放療的原理是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殺滅癌細胞。

* 標靶藥物只對很小部分患者有效,並很容易出現抗藥性。

* 如果有辦法完全消滅癌細胞,就會打一場使敵人全軍覆没的殲滅戰。

* 如果無法完全消滅癌症,則應考慮打一場防守戰或是撤退戰。

* 病人最好在決定接受治療前,自己上網了解最新的治療方法。

資料來源: 主流西醫的抗癌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 

* 癌症大祕密:醫師很想說,你很想問的65個問題 p84~p85p91~p93,(台)信和治癌中心醫院醫療團隊著

* 營養醫學抗癌奇蹟 p33~p41,(台)劉博仁(營養醫學專家)著

* Treat: Develop new cancer treatmentsCancer Research UK(英國癌症研究所)

* Mathematicians Develop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Malignant TumorsScientific Computing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

如何選擇適當的癌症治療方法(西醫)? 

癌症復發後是否要馬上做化療或手術? 

正統西醫難以完全根治癌症 

向腫瘤科醫生提出的問題

 

WhatsApp us
google-site-verification: google12c371561976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