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109 4229 nomorecancerhk@gmail.com

功能醫學:移除病因來治療癌症

主流西醫僅是診斷及去除癌症病癥,即是讓腫瘤消失,但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卻以全新的角度來虑理疾病,因為它要知道為什麼會發生癌症。

由於癌症是多種因素結合,例如情緒、飲食、環境和生活方式等而引發的慢性病,如果未能消除癌症發生的誘因,那麽復發的機會率是非常高的,癌症復發後的情況要比第一次更複雜和更難醫治。 

從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的觀點來看,癌症的發生與復發是因為人體營造出一個讓癌細胞繁殖與擴散的環境,這些環境涵蓋了內分泌系統、腸道系統、肝臟解毒系統、免疫系統、代謝系統和營養系統等。

其實,癌症患者之所以會死,是因為癌細胞增生,並獨佔人體的大量養份,導致正常細胞陷入營養不良的狀况,並一下子陷入器官全面機能失調的狀態,病人才會死亡。

如果能將這些人體內的系統修正回復原來的平衡,各個器官能運作暢順,那麽癌細胞便不再惡化,並能至少與人體共存成為一種慢性病。

什麽是功能醫學

功能醫學是通過先進的檢查技術為器官系統作出全面性檢視,以及瞭解病人的生活習慣、心理、基因和環境等,來全面分析身體各系統功能下降的原因,如同觀察海平面下的冰山全貌,再依其結果設計一套『量身訂做』的全方位修復身心功能的方案,而不是簡單地治療症狀。 

其實,同一種疾病可能有七八種不同的病因,同一種病因也可以造成各式各樣的疾病。例如高血壓,它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疾病,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嚴重的血管硬化、長期隱藏的壓力、睡眠呼吸中止症候、肥胖、受寒、憋尿等。

如果只是單純地吃藥把血壓降下,而忽略其他的引發因素,往往只是掩蓋症狀,根本不能解決引發高血壓的問題。此外,「藥物」本身是把雙刃劍,長期服用會導致許多副作用,病人需要更多藥物來缓和這些副作用,最終要一輩子食藥和對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功能醫學的觀念是:疾病是由於身體遭受一些不利健康的因素衝擊所造成的,這些因素包括長期壓力、慢性發炎、腸道生態失衡、營養不良、氧化及醣化傷害、環境毒素、解毒能力變差及荷爾蒙代謝異常等等。

人體內各套系統互相合作和互動而形成動態平衡,一旦平衡喪失就會導致能量阻塞,繼而生病。相反地,若能維持人體內各套系統平衡,就能帶來健康,功能醫學就是要處理這些身體不平衡狀態。 

圖片來源:世基生物醫學

水面上的冰山:代表各種各樣的疾病

水面下的冰山:代表各種根源性病因

人體内每個系統都由攜手合作的器官組成,目的是達成某項功能,例如循環系統的心臟與血管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呼吸系統的肺、氣管與喉嚨將氧輸送到全身,而系統彼此之間還會通過複雜的網絡互動。

功能醫學就是要找出身體哪個系統出現問題,其中包括循環系統、代謝系統、營養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呼吸系統、排毒系統、抗氧化系統等。

功能醫學所設計一套「量身訂做」的治療或保健計劃,其治療的方法包括:飲食調整、營養補充品、植物或草藥處方、情緒處理、生活方式指導及其他相關的輔助療法,這些療法都是讓身體自行痊癒,器官系統功能達到平衡而健康。 

總括而言,功能醫學的重點,往往不是在治療疾病本身,而在於找尋患病的根本原因,從而恢復人體的身心功能,因為功能醫學的信念是:人體本身就有自癒力,只要提供身心復原的環境,就可以克服疾病。 

換句話說,人之所以會生病的真正原因其實是體質的惡化。人體的生病就好比死水招蚊蠅,並不是蚊蠅的出現導致了死水的生成。若我們能保持健康的身體,疾病是不會發生的。

什麽是功能醫學

演講者:馬克·海曼醫師(Mark Hyman, MD

克利夫蘭功能醫學中心主任

美國功能醫學院主席

圖片來源:功能醫學網

人體功能下降是慢性病的導火綫

根據「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基因密碼並不能決定一切,許多慢性病大多是生活習慣和環境等後天因素造成,並在慢性病被確診前已有人體功能下降的産生,而這過程並已經默默在人體內進行了一、二十年。

換句話說,人體功能下降首先對身體導致各種症狀,繼而最終引發各種慢性病(包括癌症)。

可惜的是,現今主流西醫是靜態醫學,對個人體質無法偵測,到醫院發現癌腫瘤時已經太晚了。

主流醫學以「病」為主

現代主流醫學建基於微生物學家所提出的「病菌理論」,這泛指任何疾病皆因某些病菌引起,因此治療之道在於殲滅病菌。

自此帶動了醫學研究及發展方向,幾乎都以尋找及消除病菌為主,例如細菌感染造成肺炎,使用抗生素即可痊癒。這好比當你的手上只有鎚子,那麽一切也只能被當成鐵釘。

此外,現代醫學亦把人體切割成許多部分,成就了各種器官的「專科」。這種以「病」為先的切割觀念,於是造成頭痛屬神經科,氣喘找胸腔科,心悸看心臟科,關節疼痛去骨科,消化不良乃腸胃科等等… 

所以當你有很多地方不舒服的時候,只好到處「盲拼」,集合各專家於一身。由於處理的方式只依賴藥物與手術,因此往往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雖然這種以病為先,藥物為主的切割式醫療模式能克服因病菌感染而引發的疾病,但是當面對病因錯綜複雜的慢性病時,例如由於「身心靈」出現問題而引發的癌症,往往由於缺乏整體性,因而不能消除慢性病背後真正的成因,所以更不能根治各種慢性病。

功能醫學 vs 傳統西醫 

功能醫學與傳統西醫最大的不同之處,西醫以壓抑或去除癥狀為主,所以只能治標,例如在治療癌症上,就是讓腫瘤消失,但是癌症病人往往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免疫系統被削弱後所引發的感染或併發症。 

功能醫學將傳統醫療以「疾病」為中心(disease-centered)的醫療模式,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ered)的健康照護,而非僅是治療症狀而已,所以治療方案是為個人量身訂定。 

因此,功能醫學醫生會花更多的時間瞭解病人、傾聽他/她們的故事,審視發病與環境、生活習性間的相互關係,並藉此讓病人積極參與療程和瞭解疾病發展的過程。相反地,傳統西醫只依照臨床診療指引為患者做治療,病人意見大多不被尊重。 

功能醫學亦是整合(integrative)的醫學,視身體為互相聯繫的功能系統,並透過情緒處理、靜坐、運動、草藥、營養品、治療性飲食、解毒療程與壓力管理等方法來達到根治疾病的目標。 

另一方面,傳統西醫視身體為獨立的器官所組成,各有專科,而治療方式只是以手術和藥物為主。

癌症就是身體、情緒或靈性層面出現能量阻塞 

一個運作功能正常的身體猶如一座城市。一個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被拋掉,人體的細胞每天也會排除廢物,如毒素、細菌或老舊細胞之類的東西。 

政府單位派出垃圾車每天,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免疫系統也是每天拜訪我們的細胞,收集其所排出的廢物。 

城市裡的垃圾車會將垃圾載往當地廢物處理中心,該處儲存的垃圾不是再利用就是被拋棄。同樣道理,從細胞排出的廢物被免役系統帶往處理廢物的器官,例如腎臟或肝臟,然後就在那裡進行循環利用或排出體外。 

如果垃圾車連續幾個星期不收垃圾,就會造成嚴重污染問題。同樣道理,當體內堆積的廢物,未能及時透過廢物排除系統被處理掉時,身體也會出現嚴重問題,這就是癌症形成的原因。 

此外,每天我們體内都會形成各種癌細胞,只不過它們是正常細胞的「瑕疵複製品」,因為在複製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原因而產生差錯。 

無論其理由是什麽,我們的免疫系統通常會注意到這些瑕疵品,然後立刻將它們從身體移除,而不會產生任何問題。 

不過,有時因為免疫系統能力被削弱,或癌細胞非常擅於隱藏在化學面具下,所以總是會出現漏網之魚,殘留的癌細胞未能排出體外。若此情況延續一段時間,癌細胞數量累積到某個程度便會形成腫瘤。 

因此,我們不僅要割除腫瘤這些能量「阻塞物」,更需要深入探索能量阻塞的原因,以防其死灰復燃。 

大致上,無論是身體、情緒或靈性出現能量阻塞,都是引致癌症的原因。有些人身體阻塞情況較嚴重,有些人的問題可能主要是情緒或靈性層面的阻塞。 

然而,不論阻塞發生在哪個層面,只要找出阻塞點,釐清形成的根源因素,然後將它完全釋放,那麽便能徹底根治癌症。 

圖片來源:梅約聯合診所

功能醫學檢測 vs 傳統醫學檢測

傳統的醫學檢測如血液檢驗、核磁共振(MRI)、細胞抹片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胃鏡檢查、X光及超音波等,只是偵測器官的損傷程度及解剖生理上的改變。 

傳統的醫學檢測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診斷和檢查,它的主要任務是疾病的早期診斷。可惜的是,很多慢牲疾病需要10幾年乃至幾十年的發展才能形成,往往疾病在發現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例如當癌症已進入到肉眼能發現的腫瘤階段,雖然醫學上說是初期癌症,但是嚴格來說根本不算是初期,因為癌細胞生長已經多年,而且癌細胞的數量至少也有十億個之多,並已遍佈全身(現今科技未能偵測體積極微小的癌細胞)。 

圖片來源:世基生物醫學

功能醫學檢測則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檢測方法來分析人體的營養素、重金屬毒素、荷爾蒙、免疫系統、腸胃功能、解毒功能等,並藉此回復身體各系統的原來功能。 

總括來說,傳統醫學檢測只是分析個別器官的「病理」。可惜的是,局部身體的不適或個別器官出現問題,只是一個表象的訊號,如同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

例如肝癌、胃癌及肺癌等癌症並不是個別器官出現問題, 而是全身性的疾病。如果只專注於一個器官的狀況,往往就只是見樹不見林,未能看到癌症的全貌。(請閱讀"癌症並非只是某個器官出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功能醫學檢測則是跨器官系統「功能」的全面性檢視,而焦點並非放在疾病本身,因而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瞭解器官系統功能哪裡失衡,如同觀察海平面下的冰山全貌。當瞭解全貌,便能找出症狀背後潛藏的成因來作出改善。 

雖然傳統的醫學檢測只是檢視器官的損傷程度及解剖「生理」上的改變,而功能醫學檢測則是進一步檢測器官「功能」方面的改變,但兩者在醫學上不但不互相排斥,反而有相輔相成的功用,並能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量子檢測」能找出可能致癌的因子

根據量子醫學(Quantum Medicine)的理論,身體內的不同器官、細胞、重金屬、病毒和細菌等都有特定的「標準頻譜」。 

當人體生病和營養狀況發生變化時,所發出的電磁波信號便會改變。如果能測定出這些特定的電磁波信號,就可以揭示人體當下的健康問題。 

「量子檢測」就是通過先進的電子設備來進行全身性3D立體素描,並藉此採集人體細胞的電磁波信號來進行電腦分析,最後對被測者的健康狀況和主要問題作出判斷。總括而言,「量子檢測」的重點在於確認哪些輔助療法有助於改善癌症病人的身心健康。

例如重金屬超標,便要進行排毒;穀胱甘肽(對抗癌細胞的人體酵素)處於低水平,便要補充;腸道吸收系統欠佳,便要在生活和飲食習慣作出改變;腎上腺分泌偏高,便要減少或消除壓力來源;營養失衡,增加個别營養素的吸收;情緒指數偏高,便可能要轉介給心理輔導員。

與傳統的身體檢測比較,例如抽血、胃鏡或抹片檢查等,「量子檢測」能以快速、精準、費用便宜、非侵入性及無副作用的方法來進行全身掃描,並可一次性評估身體的健康問題及根源所在。 

* 陳立川博士在他著作《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p59-p61 建議癌症病人透過量子檢測來找出可能致癌的因子。

功能醫學治療癌症的步驟 

1調查了解:以問卷方式了解癌症病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性格、嗜好、情緒、人際關係、健康狀況及興趣等。(請閱讀"問卷調查:讓我們為你製訂戰勝癌症的方案")

2)量子檢測:透過量子檢測儀器來對癌症病人的身體相關功能系統作出檢測,全面了解目前的健康狀況,分析致癌的因素和評估器官的功能

3)治癌方案:根據問卷及量子檢測的資料來制訂個人化及非藥物方式的輔助治療方案,例如排毒、補充營養、心理輔導及改變生活習慣等,藉此修復受損細胞和提升器官功能,從而逆轉癌症患病因子。 

4執行方案:癌症病人必須在癌症健康顧問或其他專業人士如心理輔導員、營養師等指導下執行各種輔助療法,並自我反省來徹底改變生活習慣,以及努力鍛鍊身體,多管齊下的「身心靈」整合治療來提升自身的抗癌能力(自癒力及免疫力),才能營造自身體内癌細胞無法生存的環境來戰勝癌症。

*由於人體內的癌細胞永遠不會完全消失,癌症病人要終生預防癌症復發

是否需要接受癌症基因檢測?

癌症基因檢測是功能醫學檢測中常見及費用昂貴的項目,它的用途是了解我們的癌症遺傳基因,但卻不能提供實質性的方法來預防癌症(除了極少數例外)。 

從最新的基因學研究,癌症基因並不是自動自發地引發癌症,而是不停地跟外界(細胞內外環境)溝通對話,接收不同訊息,才能確定它的表現。 

癌症基因接收的訊息主要來自各種營養素、睡眠、運動、生活型態、環境毒素及心靈狀況等,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癌症基因的表現。 

換句話說,雖然我們確實無法改變癌症基因,但透過正確的營養及生活方式,即可以改變癌症基因的表現。 

相反地,就算你没有遺傳到癌症基因,卻每天抽煙、酗酒、從不運動、吃垃圾食物、分秒壓力全身、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最終都會罹患癌症。 

總括來說,有了癌症基因並不一定會使癌症復發,有了癌症基因子只表示有這個傾向而已,後天的生活習慣才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因素。

生活在西方的人患上癌症的機率,要比生活在亞洲的人高出7-60倍。然而,那些移民到西方定居的日本人,他們的患癌率在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就已經趕上西方人的水平。在夏威夷及舊金山唐人街居住的中國人,他們的患癌率已經快趕上西方人了。

由此可見,這是西方的生活方式中的某些東西,削弱了他們對癌症的抵抗力。此外,由於亞洲的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西化,亞洲人的患癌率也越來越高。 

在丹麥,每個人的基因都有詳細記錄,由此可以追查出任何人的身世。有研究人員為一千多個剛出生就被領養的孩子找到他們的親生父母。 這些研究者在享有盛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結論,使我們不得不改變之前所有關於癌症的假設。 

如果癌症基因是通過基因遺傳的,那麽那些被收養的孩子的患癌率應該和他們的親生父母一致。然而,研究者發現,有些被領養孩子的親生父母不到50歲就患癌去世了,但是他們的基因對親生子女的患癌機率並沒有任何影響。 

相反,有些孩子的養父母(他們傅遞的是生活習慣而不是基因)也是不到50歲便死於癌症,他們所領養的子女患癌症死亡的機率是其他被領養孩子的6倍。 

這個研究表明,是否容易患上癌症,從根本上是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有的癌症研究一致認為:最多只有15%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基因導致的。簡而言之,並沒有什麽必死基因,生活方式才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元凶。

 

內容摘要

功能醫學:移除病因來治療癌症

* 主流西醫僅是診斷及治療癌症病癥

* 功能醫學卻要知道為什麼會發生癌症

* 功能醫學通過恢復人體的機能來戰勝癌症

* 人體內各套系統一旦不平衡就會生病

* 若我們能保持健康的身體,疾病是不會發生

* 人體功能下降是慢性病的導火綫

* 傳統西醫視身體為獨立的器官所組成,各有專科

* 功能醫學視身體為互相聯繫的功能系統

* 癌症就是身體、情緒或靈性層面出現能量阻塞 

* 傳統的醫學檢測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診斷和檢查

* 功能醫學檢測則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檢測方法來分析人體的各種功能表現

* 身體內的不同器官、細胞等都有特定的「標準頻譜」

* 「量子檢測」能找出可能致癌的因子

* 「量子檢測」可一次性評估身體的健康問題及根源所在

* 功能醫學治療癌症的步驟:調查了解、量子檢測、治癌方案及執行方案

* 生活方式才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元凶

資料來源: 

* 功能醫學聖經:全面戰勝慢性病,(美) Jeffrey S. Bland 

* 你還在看西醫嗎?健康新思維:以人為本、療癒人心的功能醫學,(台)梁錦華著 

* 健康關鍵,先減再加:健康新思維──以人為本、療癒身心的功能醫學,(台)梁錦華著

* 功能醫學網

* 癌症的整合療法,(台)許達夫醫師著

* 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台)陳立川博士著

* 每個人的戰爭: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法)大衛·塞爾旺施萊伯著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

問卷調查:讓我們為你製訂戰勝癌症的方案

美國腫瘤專家:戰勝癌症的9個關鍵因素

治療癌症的王道:身心靈整體的「自我治療」

癌症並非只是某個器官出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WhatsApp us
google-site-verification: google12c371561976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