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癌細胞對身體造成損耗,因而會導致病人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足。因此,病人在接受化療時,不僅要吃得好,更要攝取比一般人更多的營養。
最好採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如此才配有體力、精神和耐力去接受嚴峻的化療,減少併發症和感染率,進而提升療效和增加存活率。
癌症病人需隨時留意體重的變化
一般來說(除病人本來已是超重外),體重是身體的營養狀況指標。換句話說,體重下降愈多,表示病人發生營養不良的機會率愈大,並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和成效。根據研究指出,體重只要在非刻意減重下減輕5%,就可能增加藥物的困難度。
為了減少體重的流失,病人應計算個人每天的熱量需要。大致上,每人每天的熱量需要,是依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及活動量程度來計算。
正在進行化療的病人要增加營養和熱量
至於正在進行化療的病人,其熱量需要應較一般人高,且還要視乎體重的減少狀況,來增加熱量需求。病人最好與醫生或營養師共同相討,以此獲得正確和適當的營養照顧來維持體重,以及減少化療藥物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不管病人在化療前、化療中或化療後的康復期,飲食是癌症治療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
癌症病人不僅要吃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還要吃得均衡,因為各種營養素,如維生素、礦物質及食物纖維,對於修補受損內臟組織及對抗癌症方面,皆擔任極重要的角色。以下是給病人在進食方面的建議:
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
所謂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是指要比一般人攝取較多含量的熱量及高蛋質,因為可以避免化療病人的內臟組織損耗及體重減輕。至於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也須要掌握下列的原則:
- 攝取大量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牛奶及蛋,其餘以植物性蛋白質代替。
- 少量多餐,並可視乎體能狀況及食慾增加至每天7~8餐。
- 可依營養師及醫生的指示補充適量的維生素。
- 避免攝取過多的反式脂肪及動物性油脂。
- 可選用甜度較低的葡萄糖代替蔗糖,以此來提高病人的攝取量及接受度。
蛋白質
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公斤體重只需每天攝取0.8~1.0公克(gram)。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則每公斤體重提高至每天攝取1.2~2.0阮公克(gram)。
主要功能:
- 建構抗體和增强人體的抵抗力: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是由抗體與白血球所構成,需要有充分蛋白質來提供營養;抗癌的干擾素亦是蛋白質的複合物,缺少蛋白質便無法阻止癌細胞的入侵。
- 提供細胞生長、更新及修補器官組織的材料:若人體內蛋白質的供應不足,除影響手術後的傷口癒合外,化療所造成的細胞耗損亦難以修補,繼而造成病情惡化和健康無法恢復。
- 提供人體熱量:當體內的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不足夠供應人體的熱量時,體內的蛋白質便被轉換為熱量來供人體所需。
主要食物來源
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為: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及動物性蛋白質兩大類。
植物性蛋白質包括蔬菜、麵、芝痳、米及大豆等,其中以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最高,約為40%。雖然殼類含蛋白質不多,但卻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動物性蛋白質包括蛋類、魚類、奶類和瘦肉。由於動物性蛋白質所含的氨基酸與人體的需求相近,因此只需攝取少量便足夠,是屬於「優質蛋白質」。
食物纖維
纖維是存在於植物細胞壁及植物分泌液中的物質,是形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主要來自蔬菜、水果和穀類。食物纖維可分為水溶性食物纖維和非水溶性食物纖維兩大類。
水溶性食物纖維的主要食物來源包括橙、蘋果、梨、馬鈐薯、豆類、蔬菜及海藻類。水溶性食物纖維的主要功能包括:
- 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
- 抑制在腸道的壞菌生長,並有助於益菌的滋長。
- 促進有毒物質的排泄。
- 食物纖維與膽酸(膽酸在腸道停留過久,會轉變成為致癌物質)結合排出,能減少致癌物産生,避免罹患結腸癌。
- 改變腸胃和胰臟消化酵素的分泌,增强腸胃的蠕動,減少腸內致癌物的殘留,並促進排出。
- 增加咀嚼次數,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消化。
非水溶性食物纖維的主要食物來源包括筍類、瓜類、葉類和穀類。非水溶性食物纖維的主要功能:
- 可軟化糞便,促進腸壁肌肉蠕動,易於排便,預防便祕和腸阻塞。
- 促進腸道平滑肌的收縮,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有利於降低大腸癌罹患率。
食物纖維與癌症的相關性
許多醫學研究發現,「纖維」已成為防癌的有利武器。每日攝取足夠的纖維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正在接受化療的病人,需要更多纖維將體內的毒素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的殘留。
高纖維食物可對抗結腸癌。由於高纖維食物的脂肪含量較少,可減少罹患乳癌、直腸癌的機率。
維生素
維生素可分為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可溶於水,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B群,並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必須不斷地攝取來滿足身體的需求。
脂溶性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可溶於脂肪,更可儲存於體內數月或數年之久。
人體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可以對抗癌症,在化療期更需要足夠的維生素,來修補受損的組織細胞。攝取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可預防自由基的産生,避免再度傷害組織細胞,以及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增進身體的免疫功能。
維生素除了可作為營養物質外,也可作為藥物來使用,例如在抗癌、抗老化及治療心血管疾病、神經科疾病方面皆有極大功效。
然而,濫用或不正確使用維生素,會對身體有害和引發中毒。若確定有需要補充維生素,最好先由飲食來調整,必要時需經醫生、營養師的指導使用,千萬不能自己隨意服用,以免産生副作用。
礦物質
在化療期間修補受損的組織及維持細胞的正常分裂,排除體內的毒素、維持新陳代謝及免疫功能的運作,皆與身體所攝取的礦物質營養素息息相關,尤其是微量元素,更是抗癌過程中所必須的礦物質,能夠強化細胞的抗氧化功能來避免自由基的傷害。
礦物質的主要功能包括:
- 活化細胞,提昇自癒能力。
- 調節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修補受傷組織及排除體內毒素。
- 輔助酵素及維生素的形成,促進抗氧化功能,保護細胞免受癌症的侵害。
- 稳定情緒及精神狀態。
- 保護身體不受有毒物質的傷害,促進白血球的運行和增強免疫力。
- 幫助營養素的分解、合成及吸收,增强抵抗力。
- 增强體力,減低壓力。壓力會造成荷爾蒙失調及免疫功能下降。
礦物質無法在體內合成,必須由天然食物來攝取。可惜的是,由於現代種植多使用化學肥料,土壤又受環境污染,造成土壤貧瘠,生産的農産品缺乏礦物質,最終導致現代人所吃的蔬果等植物所含的微量元素不足。
21世紀的保健科學,以礦物質為主流,食用營養補充品亦以礦物質的補充品為主。由於其需要量極少,所以必須在醫生和營養師指導下使用,以免造成礦物質元素過量産生中毒現象。
內容摘要:
化療期間該怎麽吃才正確?
* 體重下降愈多,表示病人營養不良的機會率愈大,並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和成效。
* 正在進行化療的病人要增加營養和熱量。
* 癌症病人要吃得均衡。
* 癌症病人應攝取大量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
* 纖維是存在於植物的物質,是形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 食物纖維可分為水溶性食物纖維和非水溶性食物纖維兩大類。
* 許多醫學研究發現,「纖維」已成為防癌的有利武器。
* 維生素可分為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
* 人體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可以對抗癌症,以及能修補受損的組織細胞。
* 攝取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可預防自由基的産生來傷害組織細胞,
* 濫用或不正確使用維生素會對身體有害和引發中毒。
* 礦物質能修補受損的組織及維持細胞的正常分裂,排除體內的毒素。
* 礦物質須在醫生和營養師指導下使用,以免造成過量産生中毒現象。
資料來源:
* 癌症飲食全書:化療期及調養期食譜 p52~p66,(台)柳秀乖著
* Starting Chemotherapy: 15 Nutrition Tips/WebMD
* Nutritional Tips During Chemotherapy/Can Hope
* Eating Well During Chemotherapy/Chemocare
* Top Diet Tips During Chemotherapy/Very Well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