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些食物含有致癌物質,所以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必須小心選用食物,並妥善保存食材來預防致癌原的産生,這樣才能吃的健康,又能保存食物的營養。
食品中的致癌物質在長年累月刺激下會誘發癌症
許多危險食物屬於致癌原(亦是突變原),若混合在食物中,進入人體後便會引發細胞的基因突變。突變的細胞若經過修正即恢復為正常細胞,不會變為癌細胞。
若無法進行細胞修復即成爲致癌的因子,繼而誘發及促進腫瘤的發展。雖然已被證實存在於食品中的致癌物質是微量,但長年累月刺激下亦會誘發癌症。食物的致癌原有如下數種:
1、黃麴毒素的發霉物
農作物在裁種、收成、貯藏及加工的過程最易受到黴菌污染,産生黃麴黴菌(Aflatoxin)。它是已知最强的致癌原,含量10微克(mg)即具有致癌性,常見於玉米、花生、稻米、小麥、牛肉干、花生糖及花生醬等。
流行病學研究指出,人類肝癌的發生率與其生活中的黃麴毒素污染程度成正比。因此,我們要將乾果、種子和殼類食物密封於乾燥容器或真空包裝食品。
如發現食物有發霉情形,則全部要丢棄,不可只去除上面的霉物而保留下層食物,因為霉會深入食物內部。
2、含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毒性物質
在農業上,硝酸鹽主要用作農作物的化肥;食品加工業上,可作食物防腐劑及著色劑用於肉類及乳製品,例如火腿、香腸、熱狗等。由於硝酸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亞硝酸鹽,因而可能引發癌症及基因突變,特别是食道癌及胃癌。
為了減少硝酸鹽的攝取量,應盡量將有可能含高量硝酸鹽的蔬菜用水煮過才作食用。由於維他命C可阻止硝酸鹽轉化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要多食新鮮蔬果。
3、食物添加物
為了保存食物,食物添加物在食品製造或加工過程中,以添加、混合的烹調或其它方法加入於食品中。為了提升外觀、味及嗅的吸引力,食物亦會加入調味品、香料、色素、漂白劑和甘味等。
對健康有影響的食物添加物種類繁多,其化學添加物會影響腎臟、肝臟功能,破壞細胞基因及引發癌症。
預防食物添加物引發癌症的方法包括:
* 少吃加工食物、罐頭食品、速食麵條等。
* 少吃精製食品,如白米、白糖、白鹽、白麵粉筹。食物經過加工後營養素便會流失,並且易殘留加工原料。
* 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清楚且有認證的食品,並注意製造及有效日期。
* 許多食物添加物無色、無味和無法辨識,若生活中惯性使用,日積月累便會超過安全量,對人體造成傷害。
* 採用健康型態,多吃新鮮食物、有機蔬果及高纖食物。
4、烹調或處理食物不當而形成的致癌物
若烹調或處理食物不當,例如用燒烤、煙燻、油炸或醃等方法都可能産生致癌物質,引發細胞的基因突變。
含動物性蛋白質食物經高温加熱後,便會釋出致癌物質,引發癌症的發生。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經燒烤温度達250度、油炸温度達175度,由於温度太高,亦會釋出致癌物質。
根據研究指出,烹調或處理食物不當,會引發直腸癌、乳癌、膀胱癌、肺癌、鼻咽癌和胃癌等。
爲防止致癌物的産生,勿直接將食物與火接觸,可先用鋁箔紙包裝。烹調或處理食物時,應多用烘、燉、蒸、温火慢煮,温度應維持100度左右,少用炭燒、燒烤、煙燻、高温油炸等方式。
5、酒精
眾多研究指出,長期喝酒會增加鋅的流失,使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球減少,降低免疫功能及引致維生素的代謝流失。
長期喝高濃度洋酒(白蘭地、威士忌酒精濃度40~45%)亦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酒精亦為協同致癌原,如黄麴毒素存在米酒內,更易入侵肝細胞引發肝病。
最佳預防酒精引發癌症的方法是停止或減少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6、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包含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例子,如牛奶、奶油、餅干、酥油和洋竽片等。
若人體吸收過多脂肪,便會在體內氧化為「脂質過氧化氫」,再轉化為氫氧自由基破壞細胞的基因,引發癌症。過多的脂肪會減弱、抑制免疫系統細胞的功能,阻塞細胞膜傳遞免疫訊息,因而容易引發乳癌、結腸癌和胰臟癌。
預防高脂肪食物引發癌症的方法是多攝取健康油脂,例如亞麻仁油、橄欖油、魚油等,以及能幫助腸道排除毒物的高纖食物。
內容摘要:
危險的致癌食物
* 食品中的致癌物質在長年累月刺激下會誘發癌症。
* 食物的致癌原有如下數種:
1、黃麴毒素的發霉物;
2、含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毒性物質;
3、烹調或處理食物不當而形成的致癌物;
4、食物添加物;
5、酒精;
6、高脂肪食物。
参考資料:
* 癌症飲食全書:化療期及調養期食譜 p82~p84,(台)柳秀乖著
* Top 10 Cancer Causing Foods: Understanding what Causes Cancer/The Truth About Cancer
* 16 Cancer Causing Foods You Probably Eat Every Day/Natural On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