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薯條以及其他油炸、烘焙或燒烤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被加熱到攝氏120度(華氏250度)時,就含有已被證實是人類致癌物的化學丙烯醯胺(Acrylamide)。
炸薯條含有大量能致癌物的「丙烯醯胺」
2002年4月,瑞典科學家意外地在食物中發現丙烯醯胺(Acrylamide)。他們發現洋芋片、薯條和麵包等食物,被加熱到攝氏120度(華氏250度)時,就會含有大量此種化學物質,而這種物質已被證實能引發人類致癌。
在這之前,丙烯醯胺(Acrylamide)被相信完全是一種工業的化學物質。在加熱過程中產生出來的丙烯醯胺,明顯地與溫度有關。
過度烹煮及微波食物,也會產生大量的丙烯醯胺,沸騰和未經加熱的食物則不會有丙烯醯胺。
攝取「丙烯醯胺」增加罹癌的機會率
在這個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從「荷蘭飲食和癌症的世代研究」(Netherlands Cohort Study on diet and cancer, NLCS)所蒐集的資料,在62,573位婦女之中,攝取最多丙烯醯胺者,每天是40.2毫克(mg),患有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高出29%,卵巢癌的機率則高出78%。
令人驚訝的是,在那些攝取最多丙烯醯胺的婦女中,從不抽煙者,罹患子宮內膜的機率高出99%,卵巢癌的機率則是122%。
2005年3月15日《美國醫療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有篇報導,穆奇(Lorelei A. Mucci)教授所撰寫的<瑞典婦女丙烯醯胺的攝取與乳癌風險>(Acrylamide Intak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Swedish Women)。
這個「婦女的生活型態與健康」研究,涵括了43,404位婦女。這些婦女最大的丙烯醯胺單一來源,為咖啡(占攝取量的54%),炸馬鈴薯(占攝取量的12%),以及薄脆麵包(占攝取量的9%)。
內容摘要:
為何炸薯條會致癌?
* 薯條被加熱到攝氏120度,就會釋放已被證實是致癌物的化學丙烯醯胺。
* 過度烹煮及微波食物,也會產生大量的丙烯醯胺。
* 攝取最多丙烯醯胺者,患有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高出29%,卵巢癌則高出78%。
* 咖啡、炸馬鈴薯、薄脆麵包是丙烯醯胺的最大來源。
資料來源:
* 癌症不是病:它是一種身體的求生機制 p212~213,(美)Andrew Moritz 醫生著
* Acrylamide (丙烯醯胺) in Food and Cancer Risk/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
* Is There Any Such Thing as “Healthy” Potato Chips?/The Truth About Cancer
* Chips may cause cancer/Mail Online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