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來,癌症是絕症已成為大眾共識,這是一個誤區,也是嚇死很多癌症患者的罪魁禍首。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權威機構也已經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症’的癌症,重新定義為:"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對於"談癌色變"民眾心態而言,自然是有積極的意義。
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這意味著癌症和眾所周知的高血壓病、糖尿病等一樣是慢性病。很多人可能會不太適應癌症的這一新定位,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血壓病和糖尿病等許多慢性病,事實上都很難跟治,甚至不可停藥,而許多癌症患者要比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按目前的醫療水平,許多癌症病人經積極治癒後多能長期存活,甚至治癒,癌症確可以認為是一種慢性病。
老年人的癌症只不過是一類慢性病
根據外國的研究顯示,80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4身·患癌症,卻無任何不適,其後卻死於其他因素。因此,對老年腫瘤患者來說,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生理過程。
事實上,一些老人體內潛藏的甲狀腺癌、前列腺/攝護腺癌等,也確實可能終生不發作,或是進展極為緩慢,未及發作,病人已經因為其他疾病而離世。
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兩個含義
第一,癌症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通常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累積的結果。因此,致癌的病因可能在30年前已存在,人們應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預防,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第二,就是想辦法把臨床已發展形成的癌症變成慢性病,讓癌症的速度緩慢下來。讓癌症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得到抑制,甚至讓患者能與癌症和平共處很多年。目前,有很多癌症患者經過治療,可以很好地帶癌生存。
對付癌症應像對待慢性病一樣
近幾年的美國,對於晚期癌症的治療已從一場與絕症的你死我活的戰爭,轉變為像對付慢性病一樣。雖然晚期癌症的死亡率依然很高,但越來越多的患者邊與癌魔抗衡,一邊享受著積極、忙碌的生活。
癌症醫生們現在認為,並不一定要滅殺體內那些頑固的癌細胞,只要通過持續治療,將癌細胞控制在一個安全的、能容忍的範圍內,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晚期癌症也可變成慢性病
其實,癌症起因之一是不良生活習慣,所以如果想痊癒或不希望癌細胞擴散的話,就必須要坦率地接受自己的錯誤,並要自主地改正和作出實際的行動,例如均衡膳食、戒煙限酒、適當增加體力活動,並保持樂觀的心態等。
此外,治療的目標也不再一味强調消滅腫瘤,而是希望達到「帶癌生存」、「與癌共存」這一種平衡狀態。當癌細胞控制在一個安全的、能容忍的範圍內,即表示死亡警報解除了,晚期癌症變成慢性病!
要對「癌症只是慢性病」有正確的理解
癌症的發生大部分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累積的結果,例如宮頸癌從最初的癌發展為浸潤癌。有些癌症也可以十多年沒有變化,例如慢性白血病。
然而,許多常見癌症,如肺癌、肝癌、腸癌等,一旦發病,如無有效治療,往往發展很快。因此,對於大多數的癌症,不能以「只是一種慢性病」而掉以輕心。
癌症不等於死亡,對癌症思維的轉變、新的治療理念和治療方法的出現,使癌症的臨床治癒率不斷提高。
內容摘要:
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
* 世界衛生組織機構已經把的癌症重新定義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 許多癌症患者要比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 對老年腫瘤患者來說,癌症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生理過程。
* 致癌的病因可能在30年前已存在,人們應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預防。
* 目前,有很多癌症患者經過治療,可以很好地帶癌生存很多年。
* 如果想痊癒或不希望癌細胞擴散,要自主地改正以往的不良生活習慣。
* 許多常見癌症如無有效治療,往往發展很快。
資料來源:
* 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張華教授治療腫瘤30年臨証筆談 p8~p9,(中 )張華教授著
* 癌症只是慢性病 p31~p37,(中)何裕民教授著
* 癌症真相 p36~p37,(中)楊秉輝教授著
* Managing Cancer as a Chronic Illness(慢性病)/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國癌症協會)
* Cancer as a chronic disease(慢性病)/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美國國家醫藥圖書館)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