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化學治療是大刺客、是毒藥,會傷害身體的每個角落,是真的嗎?
化學治療是使用化學藥物來阻斷癌細胞的分裂和繁殖,因而無可避免地也會影響一些生長速度快的細胞,並帶來多種副作用和後遺症。
什麽是化學治療?
正常的細胞有規律的細胞生長週期。當細胞過度不正常的分裂及繁殖,就形成了「癌細胞」,進一步還可能「轉移」到其它器官。
化學治療就是使用化學藥物來阻斷癌細胞的分裂和繁殖,進而阻止它們生長或消滅它們。
化學治療的目的及進行程序
化學治療是屬於全身性的治療,您可以把它想成像是給全身做消毒一樣,希望把全身的癌細胞都消滅掉。它的治療目的包括:治癒癌症、抑制癌細胞生長、阻止癌細胞擴散,以及緩和癌症所引發的症狀。
每一個病人的化學治療都可能不一樣,醫生會依病人的癌症種類、腫瘤大小、擴散程度、身體狀況等因素來決定藥物的種類、給藥方式及劑量。只要有需要,醫生有可能在疾病的任何一個時間開始為病人做化學治療。
為了依據每個病人的狀況給予最適合的化學治療。在化療前,醫生會先做評估,包括瞭解病患者過去病史和肝腎功能,並討論及決定療程,還有瞭解血球數值。
如果白血球數值不符合作化學治療的標準,一般是以白血球總數低於3000個/立方毫米,或嗜中性白血球總數低於1500個/每立方毫米為標準,醫生就會擔心會發生感染,而延後療程或再做進一步評估。
常見的給藥方法
當決定好藥物之後,醫生會安排最適當的給藥方式,最常採用的是静脈注射。為了避免化療藥物傷害血管,醫生大多會建議病人安裝人工血管,讓藥物藉由這項裝置直接注射,或者經由藥物袋慢慢流入這項裝置,再通往大靜脈。
另一種方式是口服。這種方法比較方便,病人可以把藥帶回家服用。如果病人是接受口服式的化學治療,可以運用藥盒把每天的藥分量裝好,每次依照醫生指示服用精確的劑量,千萬不可自行更改劑量或自行停用。
動脈給藥是把藥物直接注射到某一條動脈,來治療某個單一部位,例如肝動脈灌注化療,是將肝導管放入肝動脈,把化療藥物打入腫瘤的營養動脈,來做持續性的抗癌治療。
化學治療的時間
一個完整的化學治療療程,通常包含6至8次以上的藥物注射,大多需要4~6個月的時間,通常可能每周一次,兩周一次或每月一次。但是療程通常會做做停停,以讓身體休息。
每次打藥的時間也會因為藥物種類而不同,有些藥物可以直接注入到病人的靜脈,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有些則是經由導管慢慢流入靜脈,時間從30分鍾到數日都有可能。
除非發生嚴重的副作用,或是有復發或轉移的情況,否則應該要盡量完成療程,才能達到療效。
在那裡做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的地點,要看病人使用哪種藥和藥物的劑量等因素來許定。做化學治療的可能地點包括:
1.在家裡,例如服用口服藥,或在家自備小型靜脈裝置。
2.到醫院門診化學治療室。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藥物會有不同的治療時間,病人可以於約定的時間先抽血,若數值正常就可以到化療室,並依體力選擇使用病床或椅子。
3.醫院病房。有些病人因為藥物要持續輸注較久的時間,或是需要監測副作用,則可能需要住院幾天。等確定好病人的療程之後,就會開始依計畫開始化學治療了。整個流程,會因個人情況及醫院規定而有不同,但大致是一樣的。
化學治療時要注意什麽?
在進行化學治療時,病人應該注意對藥物是否有過敏的反應,例如突然覺得非常癢、出現紅斑、呼吸困難等。如果有出現這些症狀,病人應該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另外,如果病人持續覺得注射部位很痛,感覺灼熱或水冷,藥物有滲漏等,也要立刻告訴醫生或護士。
另外,病人也可以準備一本小簿來記錄自己每次做化學治療的日期、藥物名稱及劑量。為了讓病人可以儘量放鬆心情,病人可以在打藥過程中聽音樂、看書、唸經、寫日記或試著小睡一下等。
因為癌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速度比正常細胞要快,化療藥物就是針對這種特性來殺死癌細胞。所以,也會影響一些生長速度快的細胞,而造成副作用。
最可能被影響到的正常細胞,包括骨髓的造血細胞,消化道的表皮粘膜細胞,毛髮的毛囊細胞,神經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細胞等。
為了讓病人及醫生都清楚知道這些副作用,病人應該記錄副作用發生情形,包括發生哪些副作用、發生的時間及程度,才可以在每次覆診時吿訴醫生。但化學治療會産生什麽樣的副作用,與病人所使用的藥物種類、劑量,以及給藥的方式有關。
每個人的副作用不太一樣,這與療效没有任何的直接關聯。副作用大部份是短暫的,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親友適時的協助,病人就能恢復得更好。
化療有副作用要如何處理?
首先,病人先瞭解化療的藥物大多經過腎臟及肝臟來代謝,因此可能會對肝臟有些損害,有的藥物在治療的2~3天後會讓尿液颜色變黃或變紅,或是尿液出現很濃的藥味。
有的會造成肝功能指數上升,所以醫生會定期監測病人的肝臟功能。一般而言,多喝水是幫助預防損害的最佳方法,但通常醫生已會給病人大量的點滴注射。當有噁心和嘔吐時,病人便不需勉强大量喝水。
化學治療會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會暫時性的降低白血球、血小板和紅血球的數目與功能。
白血球降低的照護
白血球能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細菌,當白血球太低時,抵抗力會變弱而造成感染。有必要時,醫生會給病人注射白血球生成素。當白血球太低時,病人應該要:
1.採高蛋白高熱量飲食。
2.常洗手,尤其在飯前及上廁所後,以及加强口腔清潔乾淨。
3.身體有任何的外傷或皮膚發炎,要趕快就醫。
4.避免接觸患有感冒、麻疹、水痘的病人,並且盡量不要到公共場所。
5.如需進出公共場所,需戴口罩。
6.定期抽血追蹤。
如果出現發燒畏寒,一定要趕快就醫。記得在回醫院檢查前,不要自行服用退燒藥或抗生素,以免延誤治療。
紅血球減少的照護
紅血球負責將氧氣帶到身體各處。如果紅血球太少,身體就可能缺氧,這樣的情形就是貧血。嚴重的貧血會讓人感覺極度疲倦、虚弱、頭暈、怕冷和呼吸困難等,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必要時醫生會考慮給病人注射紅血球生成素或輸血。
為了減少貧血造成的不舒服,建議病人:
1.充分休息以恢復體力,即使是白天也不妨抽空小睡片刻。
2.要從坐下或躺下的姿勢站起來時,動作放慢一點,以免感到頭暈目眩。
3.多吃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物,例如一些深綠色的葉菜類、肉類以及動物的肝臟。
血小板過低:出血的照護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為凝結血液。如果身體没有足夠的血小板,就會容易造成出血不止及瘀傷。因此,病人應該注意:
1.不要任意食藥,尤其是阿斯匹靈類的消炎退燒止痛藥。這類藥物會延遲止血時間。
2.刷牙時要輕柔或使用軟毛牙刷,以避免傷害牙齦造成出血。
3.擤鼻涕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指頭挖鼻孔。
4.小心避免造成外傷,以防止流血不止。
5.避免用力的行為,例如用力大便、咳嗽等。
口腔及喉嚨潰瘍的照護
有些化學藥物會破壞口腔及喉嚨的粘膜細胞,引起破皮或潰瘍,會讓病者疼痛不適,降低食慾及吞嚥困難,也可能造成感染,建議病人:
1.化學治療開始之前,先找牙醫將牙齒徹底清潔,並且把蛀牙、牙齦疾病,或是没有裝好的假牙先處理完畢。
2.在每餐飯後,以軟毛牙刷輕輕刷牙,或選擇用鹽水或不含酒精的嗽口水。
3.使用醫生開的藥膏或含皮質類固醇的粉劑藥物,加速傷口癒合。
4.食用低刺激性、清涼、柔軟好入口的食物,例如雪糕、奶昔、香蕉、布丁等。
噁心、嘔吐的照護
目前多數的噁心及嘔吐,是可以用止吐藥物控制的。病人也可以在飲食及生活上注意以下幾點:
1.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太多食物。
2.多吃清淡飲食,避免甜食、油炸或油膩的食物。
3.若早上噁心感發作較多,病人在起床前吃一些麥片、多士或餅乾。
4.如果病人在化療的過程中感到噁心,便要在治療前的幾小時前保持空腹。
5.和朋友或家人聊聊天、看看電視或聆聽音樂,盡量轉移注意力,也能減輕噁心感。
腹瀉的照護
要多喝水,並且改吃清淡的流質食物,但以不超過5天為原則。同時爲了避免腹瀉更嚴重,要改成低纖飲食。
例如白米飯或麵條、無油的肉及魚類等,除非有賢臟疾病,可多補充含高鉀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樱桃等。如果水瀉持續24小時以上,應馬上就醫。
便秘的照護
便秘可能是因為化療藥物的影響,病人應:
1.多喝水,多吃一些高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麥麵包、五殻類等。
2.在體力許可下進行適度的運動,以增進腸蠕動。
3.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
4.不要自行吃瀉藥、軟便劑或是自行灌腸。
毛髮脫落的照護
掉頭髮,是最令人困惱的副作用之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這種情況通常在治療後的兩、三個星期才開始,甚至更晚才發生。各部位的毛髮都可能會脫落。
如果病人所使用的化學治療藥物會造成嚴重的脫髮,可於治療前剪短頭髮,以及使用較軟的梳子及無刺激的洗髮用品。在掉髮嚴重時,可先將頭髮剃除,以免持續影響到心情。依季節選購適合的帽子及頭巾,或配帶假髮。
在没頭髮時或頭髮再生期間,也應使用茲潤性的洗髮劑和頭皮護理用品,以改善頭皮的乾癢。一般在結束治療後3~6個月,頭髮就會再長了,新長出的頭髮有時還更黑更亮更多。
神經及肌肉系統照護
有些化學藥物會引起周邊神經的傷害,出現手或腳的刺痛感、無力感或者麻木、感覺遲鈍、行動遲緩等症狀。當病人出現感覺遲鈍時,要注意安全。
千萬不要拿尖銳的、太燙的、太重的東西,在上下樓梯時也要小心,並使用防滑墊或穿止滑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並依醫師囑咐補充維生素B6或葉酸。
神經性的副作用通常恢復較慢,建議病人用嬰兒油按摩手腳末梢,並常常伸展四肢活動一下。除了周邊神經的影響,近期的研究也發現化療對大腦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和思考推理能力會造成影響。這種經歴叫做「化療腦」。
如果這些變化干擾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可以用保持記憶力練習和其他一些療法,來幫助保持或增進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病人也可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記下自己做的事和想法,這可以幫助了解這段時間的感覺,也可以讓問題更清楚以便能和醫生護士討論。
皮膚及指甲的照護
有些化療藥物會造成皮膚上的小問題,包括皮膚變紅、乾癢、脫皮、色素沉澱及容易長青春痘、指甲變得脆弱、以及易斷等,但它會慢慢恢復的。
平時要盡量保持清潔,皮膚潮了濕會癢的話,可以敷扶一點爽身粉。如果是皮膚乾癢的話,可以塗抹乳液來滋潤。如果長期暴露在太陽下,可能會使皮膚更不舒服。
在出門前可以使用防曬係數SPF15 以上的防曬乳液來保護皮膚。做家務時,可戴上手套來保護皮膚及指甲。皮膚有傷口時,應到皮膚科就醫。
生育及性生活影響的調適
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化學治療或多或少都會影響生殖器官的功能。當然,這也要視乎病人的年齡、健康狀況和使用的藥物種類。有些化療藥會破壞精蟲或卵子,而導致暫時性或永久性的不孕或基因受損。
因此,對仍想生育的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之前,要仔細和醫護人員討論可能不孕的問題。如果需要,可以事先把精子或卵子低温冷凍保存起來,以便日後使用。因為有些藥物會導致嬰兒的先天性缺陷,所以在化學治療期間最好能避孕。
罹患癌症及接受化學治療,會讓病人的身體以及心理産生莫大的壓力,再加上治療的副作用常降低對性的需求。病人可以學習分享彼此的感覺,瞭解怎麽做可以帶給彼此快樂和滿足。
病人仍然可以放心地繼續享有親密關係,也可以用擁抱、依偎、愛撫來達到愛的最高點。
化學治療期間的營養照護
對於做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而言,需要攝取較多的營養,來對抗癌細胞的侵襲以及治療的副作用。所以要盡可能吃得好,也就是要攝取均衡的飲食,其原則為:
1.少量多餐。隨時準備小點心在身邊,想吃的時候就吃。
2.重質不重量。精選魚、肉、蛋、奶等營養成分高、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
3.餐前不要喝太多水。
4.換換口味,常試新的食譜以及食物。
5.在用餐前散散步,可以促進食慾。
6.改變用餐的氣氛,例如吃頓燭光晚餐,或在公園野餐等。
7.邀請朋友或家人一起吃飯,談笑中不知不覺會多吃下許多食物。
做化學治療的時候,病人還能工作嗎?
這要視乎治療狀況、身體反應和工作性質而定。不過大部分的人在療程中仍然可以繼續上班。
病人也許可以將治療安排在下午或是周末之前,這樣比較不會妨礙工作。只要記得不要太勉强,還有注意避免感染就可以了。
內容摘要:
癌症治療的三大療法之三:化學治療(化療)
* 化學治療就是使用化學藥物來阻止癌細胞生長或消滅它們。
* 化學治療是屬於全身性的治療,希望把全身的癌細胞都消滅掉。
* 每一個病人的化學治療都可能不一樣。
* 在化療前,醫生會先為病人做全面的身體狀況評估。
* 最常採用的給藥方式是静脈注射,另一些方式是口服和動脈給藥。
* 除非發生嚴重的副作用,或是有復發或轉移的情況,否則應該要盡量完成療程。
* 做化學治療的可能地點包括家裡、醫院門診化學治療室、醫院病房。
* 在進行化學治療時,病人應該注意對藥物是否有過敏的反應。
* 化療也會影響一些生長速度快的細胞,並帶來多種副作用和後遺症。
* 為了讓病人及醫生都清楚知道這些副作用,病人應該記錄副作用發生情形。
* 化療的副作用包括:
- 對肝臟有些損害;
- 降低白血球、血小板和紅血球的數目與功能;
- 破壞口腔及喉嚨的粘膜細胞,引起破皮或潰瘍;
- 噁心、嘔吐、腹瀉、便秘、毛髮脫落等;
- 出現手或腳的刺痛感、無力感或者麻木、感覺遲鈍、行動遲緩等症狀;
- 皮膚變紅、乾癢、脫皮、色素沉澱及容易長青春痘;
- 指甲變得脆弱、易斷;
- 影響生殖器官的功能。
* 對於做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而言,需要攝取較多的營養。
* 大部分的人在療程中仍然可以繼續上班。
資料來源:
癌症希望協會(台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