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被廣泛運用來治療癌症的放射線治療(簡稱「電療」),雖然有非常大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但卻能爭取時間來改善和調整體質對抗癌症(詳情請参考"治療癌症的王道:身心靈整體的「自我治療」")。
因此,放射線治療仍然對病人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放射線治療能保全內臟器官的優點,是不容忽視的最大魅力。然而,放射線治療亦會引發許多無法補救的後遺症,嚴重的甚至會致命。
認識放射線檢查
什麽是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其原理是依據大量的高能量放射線來破壞癌症細胞的染色體,使其停止生長。它是一個局部治療,在治療當中是没有任何的感覺,整個療程約需2個星期至2個月的時間,每次約10分鍾。
一般來講,做放射線治療是不需要住院的,除非病人在治療當中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或不舒服,病人才會住院。
放射線治療的原理
放射線治療是局部照射大量的高能量放射線,藉由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差異性,來殺死癌細胞。因為我們知道癌細胞對於放射線比較敏感,而且比較脆弱,容易被放射線所殺死。
正常細胞因為它對輻射線比較不敏感,所以它經過放射線治療以後會受傷,但是經由時間它會慢慢恢復起來。
但是,當放射量超過一定限量時,正常細胞也會發生不能恢復的症狀。例如照射頭部的放射線量超過一定限度時,掉落的頭髮就一輩子再也長不出來。

放射線治療的目的
放射線治療的目的可以分為根治性與緩和性。
所謂根治性放射線治療是利用放射線來達到腫瘤的控制,以至於痊癒的機會。緩和性放射線治療是藉由放射線來達到腫瘤症狀的減輕,以至於提高生活品質。
放射線治療的方式
放射線治療的方式可分為單獨使用、合併手術治療、合併化學治療以及三明治治療,也就是放射、化學、手術三者合併使用作治療。
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譬如說早期的鼻咽癌、我們可以單獨做放射線治療,就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控制。
合併手術放射線治療可以分為手術前放射線治療、手術後放射線治療兩種。手術前放射線治療的目的,主要是讓在開刀前使用放射線治療讓腫瘤能夠縮小,以至於提高手術的切除率。
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是希望藉由手術後的放射線治療來降低癌症的復發率。
化學治療的合併是希望能夠藉由放射跟化療兩者合併來做治療的時候,提高治療的效果。然而,在放射線照射過的區域裡,抗癌劑的毒性會比較容易發生。
三明治治療是目前在做這個惡性腫瘤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希望以此來達到更好的控制力以及療效。

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
一般來講,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放射線治療是一個局部的治療,所以它所産生的副作用,通常都是一些局部性的變化。
這即是說,在放射線照到的部位才會有副作用。在没有照到的範圍之外,並没有放射線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例如照射喉部時,引起的黏膜炎只限於喉部。但當照射範圍廣泛時,有時會引起噁心或輕度體温上升等全身症狀。
至於急性副作用,在頭頸發生的包括口腔潰爛、口乾、牙齒敗壞、牙關緊閉、吞咽困難,味覺遲鈍等。一般來說,放射線治療是很少會造成頭髮的掉落,除非做放射線治療有照到髮根。
另外,胸腹部最常見的放射線治療副作用包括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瀉、大便的次數增加、或者是膀胱炎等等。
此外,放射線治療會造成皮膚慢慢會有紅、熱、癢等現象産生,亦可能會有—些乾性的脫屑現象,以及色素的沉著。一般來講,以上所有的急性副作用當在結束放射線治療以後,會因著時間慢慢的復原。

放射線治療慢性副作用是指做完放射線治療,這些器官組織會慢慢變化,常見的有口腔裡面的口乾症、或是皮膚的纖維化。在做腹腔的放射線治療,有時候會發生腸子的沾黏、胃腸發炎,更嚴重的一些併發症包括膀胱出血、直腸出血、骨頭壞死等。
這些嚴重的後遺症在放射線治療發生的機率是非常低的,所以病患者不用恐懼。但是有—些放射線治療照射到下腹部的時候,尤其是女性會造成終生不能生育。男性假如是做放射線治療時照到睪丸,也會造成生育的問題。
治療前須知
在做放射線治療之前,醫生會很詳細告訢病患者在做治療之中或之後所面對的一些副作用,或是治療的一些需要知道的事情。等病患者都瞭解之後,病人需要填寫放射治療同意書。
在還没有做治療之前,尤其在頭頸部做放射線治療的病患者,先去檢查口腔,牙齒是否有蛀牙,因為放射線治療會造成唾液腺的減少,以至將來的口腔口水會減少,以至於口腔的衛生會有一些嚴重的後遺症。所以,病患者在做放射線治療之前,有蛀牙的地方,都需要填補。
因為在做治療當中,若有發生蛀牙或疼痛的時候,牙醫都不會拔除,以免傷口惡化,不容易修復。

中斷治療情況
通常來講,當病患者的血液功能降低的時候,便要先休息。一般來講會發生這種情況,常常是合併做化學治療,因為化學治療常常會造成造血功能的下降,而造成白血球過低。
當它的數量過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病患者便應先休息,待身體能夠得已恢復。
假如在治療期間病患者有發燒感染的情況,很嚴重的時候,醫生也會考慮中斷放射線治療。
在治療當中可能會碰到很嚴重的副作用,以至病患者的身體無法負荷的時候,例如皮膚發炎化膿、起水泡、濕性皮膚炎、腹瀉或者是體力太虛弱等等,醫生便會考慮中斷放射線治療。
在治療當中,若是病人神智不是很清楚,未能配合治療師的指令,為了避免意外發生,醫生也會中斷放射線治療。
治療後須知
一般來講,在做放射線治療,飲食方面是没有禁忌的,唯有比較刺激性的,例如辣椒、煙、酒不可吃以外,其它東西假如病患者身體允許之下都可以吃。
在做放射線治療的時候,病患者是需要很多高蛋白的攝取,所以能夠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例如肉、蛋白、豆類等等,來補充身體所需,當然也可以補充一些病患者喜歡吃的食物。
最重要的是飲食能夠均衡,營養能夠充足,讓正常組織能夠恢復的比較快。
一般來講,在治療完後,病患者應定期回到醫院覆診,讓醫生追蹤其病況。隨著時間的消逝,覆診的時間也漸漸可以延長。

放射線治療對人體的傷害
一般來説,因放射線治療而遭受的有害症狀,如果可能恢復則稱為「副作用」;如果屬於不能恢復的症狀,則稱之為「傷害」。
放射線治療與手術相比較下,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少,但是即使如此,它對人體的危害仍然不輕。尤其放射線對人的影響會累積在遺傳基因中,簡直就像在拳擊比賽中上腹部受到重擊,痛苦要事後才會感受到。
這即是說,不能恢復的傷害,常常在放射線治療結束後的數個月或甚至數年之後才病發。
傷害的發生率直接受總放射線量的影響。能夠引起傷害的總放射線量,隨各種組織、內臟器官而不同。此外,雖然總放射線量相同,但照射的範圍愈大,或一次的總放射線量愈大,則傷害的發生率也愈高。
放射線與抗癌劑同樣都是致癌物質,特別對小孩子來說,已被確認會提高致癌的機率。
目前,放射線治療存在著兩個難題,一個是人體能承受的輻射總量有一定的極限,另外一個是這方面的專業醫生非常稀少。因此在計算放射線量時發生錯誤,引起不少患者遭受過量的照射量的醫療事故。
由於輻射的影響會累積在遺傳基因裡,所以同一部位(位置)的照射劑量有限;此外,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癌細胞周圍的組織也會受到傷害。
例如一位罹患口腔癌的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造成張開嘴巴用的肌肉收縮、硬化,因此嘴巴只能張開幾公釐(毫米, cm),除了流質食物,根本不能吃其他東西。此外,被照射過的臉頰也凹陷下去,外出時都要戴著口罩。

放射線治療的技術日益進步
近年由於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使腫瘤在人體的定位更加準確,不但放射線更能精確,也能更有效保護正常組織免受傷害。
新品種射線如電子束、光子、質子、重離子等不斷開發使用,使對體內深部腫瘤的療效大為提高。有些放射治療的療效,甚至可比擬手術刀對腫瘤的切除,故有俗稱"X刀"、"咖瑪刀"的說法。
放射治療除了可以在體外對腫瘤進行”外照射"外,也可以將産生放射線的物質置入管狀、針狀物中,再將此物置於人體的某些腔隙中,或直接插入某些患腫瘤組織中,使其放出之射線就近殺死腫瘤細胞。
此類使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的治療方法稱為"內放射"治療,亦是近年發展很快的放射線療法。
放射線治療的技術日新月異,世人對該技術治療功效的期待也日益升高,也許將來大部分的癌症手術都會改為放射線治療也不一定。

放射線治療需要專業醫生操作
儀器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因此國外醫生會很仔細了解病情、詳看影像、做出治療計劃、放射量多少、方向、時間等都很詳細考慮。
在治療開始後,醫生從頭到尾都要在旁仔細觀看,而放療儀也絕不會給技術員操作,以免發生治療錯誤的事故。
然而,能精確計算輻射劑量,進行精確治療的放射線治療專業醫生,實在是屈指可數,少得可憐。此外,由於人體不停息的運動(比如呼吸、心跳等),都會移動腫瘤的具體位置,從而不可避免地讓放射線産生偏差,因此使人體正常的細胞受到傷害。
事實上,我們亦不能指望長度是一個細胞十億分之一的一團放射線粒子,能區分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所以,放射線治療對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造成無差別的殺傷。

放射治療:雙刃的利劍
對於放療,人們普遍是恐懼的。因為放射治療無可避免地會破壞良好細胞的DNA,使基因突變,引發新的腫瘤與癌症。 這種情況就好比廣島的原子彈、前蘇聯切爾諾貝核電廠爆炸,因為輻射線傷害而導致大量的癌症患者。
不像化療的副作用,幾年後多多少少還可以有所補救,放療不僅造成終身傷害,而且有時在七八年後還會呈現情況加劇。
例如一些進行過電療的鼻咽癌患者,除了面容非常恐怖外,還有無法張嘴、眨眼、一動即抽痛,面部抽搐,無法説話、聲音嘶啞、口乾舌燥、失眠等無法補救的後遺症,此乃放療「火毒」灼傷之故。
根據我們的經驗,放療與化療不同:化療的副作用,常常短期內達到高峰,以後雖可長期存在,但大多可以修復,副作用會逐步遞減。
放療則初起多數人不能明顯感到,兩三個月後開始感覺明顯,且可能由於灼傷組織的不斷收縮、僵化,無法自我修復,並會繼續發展引起周邊未灼傷組織的相繼反應。
放療還有一個可怕的潛在威脅,就是加速癌細胞的轉移。例如許多肺癌病患者第一時間做放療後,可能會出現鎖骨上淋巴轉移,而對鎖骨上淋巴貿然進行放療,則可能加速轉移到腦,我們臨床已經察覺到十多個病例。
總括而言。放療可以治癌,有時也會致癌,並且會導致許多無法補救的後遺症。可以説,放療是把雙刃劍,一旦控制不好,留下後遺症和併發症是致命的。

內容摘要:
癌症治療的三大療法之二:放射線治療(電療)
* 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其原理是依據大量的高能量放射線來殺滅癌細胞。
* 癌細胞對於放射線比較敏感和脆弱,所以容易被放射線殺死。
* 放射線治療的目的可以分為根治性與緩和性。
* 放射線治療的方式可分為單獨使用、合併手術或化學治療,以及三明治治療。
* 三明治治療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
* 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 醫生會很詳細告訢病患者在做放射線治療之中或之後所面對的一些副作用。
* 當病人的血液功能降低、有發燒感染或嚴重的副作用、便會考慮中斷治療。
* 在做放射線治療的時候,病患者是需要很多高蛋白的攝取。
* 放射線治療與手術相比較下,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少。
* 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使腫瘤在人體的定位更加準確,放射線也精確。
* 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的治療方法稱為"內放射"治療。
* 放射線治療需要專業醫生操作,以免發生治療錯誤的事故。
* 放射線治療能保全內臟器官的優點,是不容忽視的最大優點。
* 放療是把雙刃劍,一旦控制不好,留下後遺症和併發症是致命的。

資料來源:
* 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台灣)
* 生了癌,怎麽辦?p101~p103 (中)何裕民教授著
* 90%的醫生都誤解癌症 p114~p116,(日)岡本裕醫生著
* 不被癌症醫生殺死的20忠告 p92~p94,(日)近藤誠著
* 感謝老天,我活過了十年(許達夫醫師與癌共存之道) p140~P141,(台)許達夫醫師著
* 癌症真相 p57~p59,(中)楊秉輝教授著
* 癌症真相 p45~p48, (中)菠蘿(李治中博士)著
* Radiation Therapy for Canc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
* Side Effects of Radiation Therapy/Cancer.Net
* Radiation Therapy/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國癌症協會)
* Long term sid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Cancer Research UK(英國癌症研究所)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