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不可能完全不接觸有害物質,但若能掌握「防癌生活基本須知」,再懂得利用比例原則,例如每月自己帶便當與外食的比例維持在1/10或以內,就能減少自己患上癌症的風險。換句話說,即是要平衡外食與罹癌風險。
如何降低自己罹癌的機會?
身為一個醫生,我很了解在現代社會生活不可能完全不接觸有害物質,但也不應該因飲食問題讓自己每天生活過得提心吊膽,這反而對身心健康更不好。
所以我提倡「防癌生活基本須知」,並加上健康風險管理;也就是說當你掌握了「防癌生活基本須知」的工具,更要懂得利用比例原則,降低自己罹癌的機會;唯有這樣,才能不影響日常生活,讓癌症離你越來越遠。
什麽是「健康風險管理」?
所謂的「健康風險管理」,其實來自於毒物學的理論,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完全不接觸有毒物質,只要估計累積劑量沒有超過安全值,對於人體就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們的身體機制可以解除少量的毒物,並代謝掉那些有毒物質。
換句話說,應該是要適當管理面對致癌毒物的風險,而不是擔心受怕地想盡辦法將自己完全隔離在有沒有毒物質之外,或是放任自己一再招致致癌物的攻擊。
舉個例子來說,我三餐吃的食物,絕大部分都是從「江醫師追求零污染的舖子」買食材回家煮,所以吃得很乾淨;而外食容易吃進更多致癌物,因為不確定食材來源、不確定油品是否新鮮、更不確定有沒有食品添加物。
但在現代社會、都市生活中,有人可以完全不外食嗎?答案是「不可能!」你不可能不參加應酬、不可能不參加尾牙或同學會,不外食當然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但卻也可能造成人際關係的阻礙,甚至許多業務導向的工作,也可能因為不應酬而影響工作表現。
平衡外食與罹癌風險
從健康風險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我們不需禁止外食,但是可以減少外食次數。相對的,就能減少自己患上癌症的風險,而我自己天天帶便當,除非出國開會,一向就貫徹一個月只吃9次以下外食的比例原則,也就是整個月的1/10。
這樣一來,就可以減低吃進不健康食物的機率。況且,我長期從事食品及環境的把關,對於高風險食物不但有基礎知識,也有實務經驗,即使外食,也會挑選比較沒有風險的地方及食物。
所以,我評估自己的外食風險較一般人降低許多,大約只有一般人風險的1/20。另外,還有一個在外食時保護自己的方式,那就是非必要時不要使用免洗筷;就算要使用,我也會先用熱水將免洗筷泡過,然後才使用。
勿以毒少而食之
很多人以為筷子就是夾東西,就算有毒對於身體的接觸只是輕輕一碰,其實不然;像以濾紙濾咖啡也是熱水輕輕經過,但如果選擇了漂白過的濾紙,就會增加罹癌的機率,一句話奉勸大家:「勿以毒少而食之。」
誠心建議廣大的外食族,盡可能降低外食次數。當你降低外食的頻率,等於為自己爭取遠離癌症的距離,這就是最好的健康風險管理。
我認為防癌生活可以輕鬆又愉快的,只要你知道什麼是致癌毒物,就可以盡量減低食下肚或是生活中接觸的有毒物質,一點一滴在生活中貫徹健康風險管理,將致癌毒物降到最低。
防癌是每個人的終生大事
根據免疫學的權威,也就是196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貝奈特(Sir F. Macfarlane Burnet )的研究發現,正常人體中每天會產生大約10萬個癌細胞,不過不用擔心,一般人的免疫系統(防禦機制)都能有效地將這些癌細胞予以消滅。
德國漢諾威的尼波(H. Nieper)博士也曾研究死於非癌症的病人中,約有22%的病人生前其實就有惡性腫瘤細胞在體內卻未被發現。
由此可見,癌細胞的產生是很常見的現象,所以不要任由癌細胞在體內事無忌憚地做大,積極預防癌症是每個人的日常功課,而不是老人家想做就做的晨間運動。
癌症是一種絕對可以預防的疾病
癌症必需要預防,也是一種絕對可以預防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就是一個預防醫學成功的代表性案例。
這過去30年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大幅降低了,那是因為醫學不斷在進步,也教導民眾如何去預防,從飲食改善、體重控制等方面著手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死亡率非常明顯地大幅降低了。
癌症的預防也是如此,想要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就要想辦法去預防癌症的發生,這才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做法。
什麽是最上乘的防癌之道?
防癌是刻不容緩的事,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國際上已有共識,認為「重醫療,輕預防」已無法阻止世界各國的癌症發病率以每年3%~4%的驚人速度遞增。
換句話說,最上乘的防癌之道,就是讓體內的細胞没有任何機會變成癌細胞;其次才是癌症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內容摘要:
防癌生活是一種健康風險管理
* 現代社會生活不可能完全不接觸有害物質。
* 只要估計毒物累積劑量沒有超過安全值,對於人體就沒有太大的影響。
* 要適當管理面對致癌毒物的風險。
* 勿以毒少而食之,例如選擇了漂白過的濾紙,就會增加罹癌的機率。
* 正常人體中每天產生約10萬個癌細胞,積極預防癌症是每個人的日常功課。
* 想要降低癌症的死亡率,就要想辦法去預防癌症的發生。
* 最上乘的防癌之道,就是讓體內的細胞没有任何機會變成癌細胞。
資料來源:
* 癌症當然可以預防 p50~p54、p258~p260,(台)江守山醫師著
*6 Steps to Help Lower Your Cancer Risk/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國癌症協會)
* Cancer Risk Management Program/M.Health,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建議大家盡量閱讀原作品來對癌症有更深入的瞭解
你也許有興趣認識的題目: